用心为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!
电话:16653076658
传真:18511608678
手机:18511608678
联系人:张经理
邮箱:343146356@qq.com
自放电率:
又称荷电保持能力,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,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,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。通常,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大,过高温度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。
即使未连接任何设备,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也不会完全"安分守己”
1.持续化学反应(主因):这是自放电的本质。
锂离子电池:正极材料(如钴酸锂、磷酸铁锂)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,负极材料发生缓慢的还原反应。锂离子可能持续嵌入/脱嵌或与电解液/电极材料中的微量组分(如水分、杂质)发生副反应。固态电解质界面(SEI)膜虽能保护负极,其持续形成与修复也消耗少量电荷。
其他电池:如镍氢电池中,正负极活性物质之间也存在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;铅酸电池中,负极海绵铅的自溶和正极二氧化铅的分解也会导致自放电。
2.内部微短路(物理因素):
电池内部隔膜可能存在微小瑕疵(如杂质、针孔),或电池制造中引入的金属粉尘微粒,导致正负极之间形成微小的电流通路,引起内部漏电,加速电荷损失。
电池自放电率是衡量其保持"待机电量"能力的关键指标。它根植于电池内部的化学本质,受温度、时间、存储状态和环境湿度的显著影响。不同电池技术(锂离子、铅酸、镍氢/镉)的自放电特性迥异。通过选择低自放电率产品、采用科学的存储策略(控制温度、湿度),并结合定期维护,我们能有效减缓这一"静默的偷跑",确保电池在需要时能释放出应有的能量,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。